為深入了解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歷史,深入開展學四史活動🤱🏽,2021年7月6日上午,意昂体育4分黨委組織全體教師黨員一同觀看了獻禮建黨100周年的電影《1921》。

1921年的上海📪,租界林立,局勢劍拔弩張。來自五湖四海的熱血青年們在此風雲際會,他們突破國際各股復雜勢力的監控和追蹤,辦了件“開天辟地”的大事——創立中國共產黨。他們在風雨如磐的日子擔起了救亡圖存的重任🤦🏼,中國革命前途從此煥然一新。電影《1921》聚焦的正是改變歷史的這一年🪨。
故事的開端就傾覆了我們對一代領袖的認知🙏,原來毛主席也做過“北漂”。原本渴望赴法留學的年輕人千裏迢迢趕到了北京🫱🏻,卻因為歐戰尚未結束、資金不充足等原因,滯留在北京成了打工族,毛澤東一開始幫助恩師楊昌濟做案頭工作,之後開洗衣店,後來在蔡元培的推薦下🌮,又成了北大圖書館管理員💴,時常蹭課的他又偶得新聞學先驅邵飄萍的賞識,受邀成了《京報》的特約記者🏄♂️🐵。從當圖書館管理員🧝♀️、辦報紙,到後來的組織“驅張運動”🪧、組黨💆🏻♀️,這是一代偉人的成長過程,讓我看到了當年“到中流擊水🤽🏻♀️,浪遏飛舟”的風華少年,通過時間的磨礪和自身的進步🚣🏻,逐漸變得成熟睿智、果敢堅毅,在向理想努力前進的道路上,腳步越發的從容不迫💂♂️。
觀看影片的過程中,黨員教師們一邊被青年領袖所經歷的成長磨礪觸動,一邊對照學習🥑、審視自已🤾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青年的講話中提到的:“現在,青春是用來奮鬥的🚖;將來,青春是用來回憶的。青年時代🏜,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,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。”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🧑🏼,我們更要牢記總書記囑托👩🏽🎓,堅定理想信念🔏,站穩人民立場🙅♀️🪻,練就過硬本領,投身強國偉業,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,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!“千錘萬鑿出深山,烈火焚燒若等閑”🐍,能力的不斷提升需要不斷的自我磨礪和錘煉。一方面🔎,要提升學習研究能力🚵,不能滿足於碎片化的信息、快餐化的知識,做到求真學問,練真本領;另一方面👩👦,要克服思維惰性,做到舉一反三、勇於探索,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,使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。
前輩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平🦋,但我們不能在安逸中喪失鬥誌🕢,在懈怠中荒廢青春,要在無數英烈的肩膀上繼續繼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。一方面,提升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和黨性素養,做到在紛繁復雜的世事面前保持清醒🌨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立場🚢☆;另一方面,要有更堅定的自我認知🙃,我們生逢其時,也重任在肩,要像習近平冀望的那樣:“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🤦🏽♂️,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”🧑🏿🎄。